德國大選最終結果還沒出來,日本新首相已成定局。
64歲的岸田文雄當選自民黨總裁,自然也成為第100任日本首相。
這是日本的內政。所以,中國外交部的第一時間回應就是:
我們也注意到了剛剛出來的有關選舉結果。中方愿意同日本新一屆執政團隊一道,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各項原則和精神,深化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推動中日關系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穩定發展。
很外交語言,但意思也是很明確的:
1,岸田文雄當選,我們看到了。
2,我們愿意合作,但也有前提,那就是中日四個政治文件。
3,我們希望,正確軌道健康穩定發展。請注意,這些重要形容詞。
過去10多年,中日關系風風雨雨,真是一言難盡,現在,日本又要進入了"岸田文雄年代",中日關系怎么走?
我總覺得,不管怎么樣,三種準備。
第一種,合作的準備。
我知道,在競選之時,岸田文雄對中國也沒少放厥詞。比如,他宣稱,"抗中"是他當選后的首要任務,"臺灣海峽將有大問題"……
但這是競選語言。
西方有句俗話,世界上最不可相信的,就是一個男人在結婚前和一個政客在競選前的承諾。
而且,在野可以任性,執政需要理性。大家都知道,安倍對中國有反骨,但也并不妨礙他執政時對中國示好,用中文慶祝中國春節,事實上,在安倍后期,中日關系走出了最低谷。
岸田文雄現在最重要的任務,還是抗疫和經濟。菅義偉之所以無奈下臺,就是疫情防控不力。在這方面,日本最能借助的,其實還是中國。中日是近鄰,合作才能共贏。
當然,考慮到日本一直看美國臉色行事,在中美摩擦大背景之下,哪怕知道中日合作有利,日本應該也會與中國保持一段距離。
有些事,可以大聲說,但未必做;有些事,可以悄悄做,但未必要去說。
2022-03-14 10:19:28
2022-03-14 14:51:39
2022-03-14 09:35:59
2022-03-14 15:14:15
2022-03-14 16:27:13
2022-03-13 15:45:04
2022-03-14 17:08:05
2022-03-14 13:49:28
2022-03-14 14:38:50
2022-03-14 13:54:59
2022-03-14 16:23:08
2022-03-14 14:44:14
2022-03-14 13:35:47
2022-03-14 11:08:56
2022-03-13 12:06:18
2022-03-14 09:13:39
2022-03-13 08:59:55
2022-03-13 12:25:19
2022-03-13 11:54:11
2022-03-13 10:53:06
2022-03-13 11:15:27
2022-03-12 10:14:44
2022-03-12 13:49:01
2022-03-12 13:58:02
2022-03-12 13: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