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中美會談已經結束,仔細觀察,有3點特色:
1, 會談地點有講究
本次會晤地點不在中國,也不在美國,而是選擇在瑞士蘇黎世,這也應該是有講究的。
觀察地圖就能知道,它距離中美兩國的距離都在8000公里左右,有一個“對等”的含義。
雖然前面有BCI事件,瑞士的意識形態也偏向西方,但它既不屬于北約,也未加入歐盟,相對來講它比較中立一些,也是國際公認的“中立國”。
2, 會談身份比較特殊
本次會談的美方人員是總統國安助理沙利文,比較有特殊性。
別的職位如國務卿、貿易代表一類的,是要經過美國國會認可的,而“國安助理”一職是總統自己說了算,這相當于是總統的私人班底。
國安顧問能夠直接向總統建言獻策,有時候甚至能夠繞開美國國務院,以特殊手段搞定棘手問題,還能夠通過國安會的影響力,影響美國重大決策。
3, 雙方都想取得積極成果
根據鳳凰衛視記者張博諦的的現場報道,與安克雷奇那次相互“強勢”不同,這次雙方都未邀請多少媒體到現場,說明彼此都還是想談出些成果。
從美方一些表現來看,更是如此。
首先,如上所說,這次繞開了布林肯與美國國務院,派遣的是具有國家影響的總統“私人班底”,甚至有代表拜登親自出馬的意味,說明不是走官方過場,而是真想取得點成果。
稍早之前,美國方面也釋放了一系列積極信號:
釋放孟晚舟;
不斷表態美國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想挑起新冷戰;
2022-05-17 14:18:55
2022-05-17 13:36:40
2022-05-17 14:28:07
2022-05-17 14:34:15
2022-05-17 13:46:32
2022-05-17 14:40:27
2022-05-17 14:03:25
2022-05-17 13:04:05
2022-05-17 13:28:11
2022-05-17 11:49:12
2022-05-17 10:30:25
2022-05-17 11:29:17
2022-05-16 13:38:52
2022-05-16 13:45:05
2022-05-16 13:31:00
2022-05-16 12:13:48
2022-05-16 11:48:26
2022-05-16 12:36:46
2022-05-16 12:04:53
2022-05-16 10:52:22
2022-05-16 10:30:11
2022-05-16 11:10:55
2022-05-16 11:21:07
2022-05-16 11:01:36
2022-05-13 13: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