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就新能源這塊,中國企業的“氣質”是拿捏的死死的。如今,這塊還要跟我們直接拼刺刀的經濟體,已經不多了。
不僅如此,由于在技術和產業鏈主導地位都具有極強的話語權,中國的新能源發展早已從實體領域的優勢開始努力擴散到金融領域。
此前,最高層直接提出:中國要成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場。
最簡單的意思是,以后碳交易、碳金融產品的話語權,我們也要了。不說獨步天下,但是,起碼全球碳市場中我們的話語權不能少。
要知道,今年年初筆者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美國如何計劃從“石油美元”切換到“碳美元”,來實現全球收割韭菜的“長效機制”。
而中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上來就王炸,這就使得天天強調要發展清潔能源的拜登急火攻心。
如果讓中國成為未來全球碳話語權極大的經濟體,那么,美元鐮刀還如何在進化中強化對全球收割?
2022-03-14 15:39:36
2022-03-14 09:49:18
2022-03-13 09:26:36
2022-03-14 11:39:34
2022-03-14 18:29:19
2022-03-14 16:09:48
2022-03-14 09:19:01
2022-03-14 16:56:53
2022-03-14 14:55:50
2022-03-14 10:39:17
2022-03-14 13:07:39
2022-03-11 09:18:18
2022-03-12 13:08:23
2022-03-11 15:39:17
2022-03-11 16:30:01
2022-03-11 10:19:46
2022-03-11 11:28:54
2022-03-11 11:29:14
2022-03-11 12:49:58
2022-03-11 10:39:45
2022-03-11 10:14:34
2022-03-11 09:59:20
2022-03-11 08:50:26
2022-03-10 09:29:19
2022-03-10 14: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