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中,低空、超低空制空權已成為決定作戰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1000米至100米以下的低空、超低空,各種固定翼攻擊機難以施展,而這恰恰是直升機的最佳活動空域。
在距地面30米以下“一樹之高”的高度,直升機能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的掩護,根據敵方地面、空中固定和移動目標的位置和運動態勢,改變速度和高度,機動貼地飛行,在敵方間隙和盲區中疾速突進、合理占位、先敵掌握有利時機,贏得地面作戰的主動權。
1982年4月至6月,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主權,進行了冷戰期間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的一次海陸空聯合作戰。
此次戰爭中,英軍共派出“小羚羊”“偵察兵”“支奴干”“大山貓”“威賽克斯”3型、“威賽克斯”5型、“海王”4型、“海王”5型等各型直升機200余架參戰,執行對空反潛、對地攻擊、空中運輸、物資補給、逐島“蛙跳”等多樣化任務,為“一樹之高”的較量提供了實戰樣本。
隱蔽滲透
為掃清馬島外圍據點、建立進占馬島前進基地,英軍采取小隊編組、隱蔽滲透的方式,于4月21日由特別空勤團編組2個偵察組共30人,乘直升機秘密登上距馬島以東約1300千米的南喬治亞島。
上島后,英軍偵察發現島上阿軍防備松懈,于是當阿根廷“圣菲號”潛艇在該島格里特維肯港擱淺后,英軍特別空勤團趁艇上人員撤離之際發起攻擊,利用炮火掩護乘直升機于距格里特維肯港3千米處著陸并進攻。
海軍陸戰隊也隨特別空勤團在格里特維肯港登陸。
機降先遣
英軍能夠順利通過馬島的圣卡洛斯灣搶灘登陸,與其先于主力行動的登陸先遣支隊的配合密不可分。
在搶灘登陸前,英軍以特別空勤團為主成立的突擊隊乘直升機在范寧角著陸,占領阿軍設在該地可俯視圣卡洛斯灣的監視哨,使其無法了解圣卡洛斯港附近水域的英軍動態。
而后,英軍采取多點多批次的方式同時進行海上登陸和垂直登陸,占領圣卡洛斯港及其附近有利地形并構筑工事。
尤其是垂直登陸不受水文、地形和岸灘及水中障礙物的影響,速度比艦艇快若干倍,縮短了海上暴露時間,加快了作戰進程,僅用4小時英軍就建立了25平方千米的登陸場。
2022-05-17 14:18:55
2022-05-17 13:36:40
2022-05-17 14:34:15
2022-05-17 13:46:32
2022-05-17 14:40:27
2022-05-17 14:28:07
2022-05-17 14:03:25
2022-05-17 13:04:05
2022-05-17 13:28:11
2022-05-17 11:49:12
2022-05-17 10:30:25
2022-05-17 11:29:17
2022-05-16 13:38:52
2022-05-16 13:45:05
2022-05-16 12:13:48
2022-05-16 11:48:26
2022-05-16 13:31:00
2022-05-16 12:36:46
2022-05-16 12:04:53
2022-05-16 10:52:22
2022-05-16 11:10:55
2022-05-16 11:21:07
2022-05-16 11:01:36
2022-05-16 10:30:11
2022-05-13 13: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