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俄烏戰爭進入第15天。
3月9日,烏克蘭副總理韋列舒克表示,烏克蘭軍方同意在基輔時間當地時間9時至21時停火,開放6條人道主義走廊用于平民撤離,分別是從埃涅爾戈達爾到扎波羅熱、從蘇梅到波爾塔瓦、從馬里烏波爾到扎波羅熱、從伊久姆至洛佐瓦 、從沃爾諾瓦哈至波克羅夫斯克以及從基輔周邊戈斯托梅利、布恰、伊爾平的人道主義撤離走廊。
從這6條走廊看,是烏克蘭全境停火,俄軍再次進入“靜默”。
今天第一次看到美英記者在烏克蘭前線的視頻報道,烏克蘭軍隊在鄉村進行游擊戰,襲擊俄軍后勤保障,在城市進行縱深守衛。已經成功的阻止了俄軍的進攻。
不過,一下子就挑出這些報道的毛病:城市是巷戰,逐屋逐街的爭奪,沒有“縱深”。
戰爭雙方都要為戰爭保密,發布的新聞多是真真假假,外面難以看到戰場的真實場景。這些英美記者的報道雖說是前線,但也是外圍,沒有戰場的場景。
俄烏戰爭到底打到了什么程度?
從戰場之外就能看得到。
歐盟決裂
3月8日,美國宣布新的制裁,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和石油。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通電話,要求歐盟也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石油天然氣。
但是,德法卻沒有聽從美國的號令,不制裁俄羅斯能源天然氣。
3月8日,那個反俄挺美最起勁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接受德國《圖片報》電視節目采訪時表示:“如果我們立即停止俄羅斯石油進口,明天我們將在德國寸步難行。”
貝爾伯克講得很具體,她說,德國三分之一的石油進口來自俄羅斯。“如果立即停止進口,德國將寸步難行。教師、護士等工作人員都無法上班,城市還可能出現斷電。”“而且,如果我們在三周后發現德國電力嚴重不足,制裁就必須中斷,那么制裁的意義何在?”德國將為制裁俄羅斯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2022-03-13 15:45:04
2022-03-13 12:06:18
2022-03-13 08:59:55
2022-03-13 12:25:19
2022-03-13 10:53:06
2022-03-13 11:54:11
2022-03-13 11:15:27
2022-03-12 10:14:44
2022-03-12 13:58:02
2022-03-12 13:49:01
2022-03-12 13:40:51
2022-03-12 13:31:31
2022-03-12 10:06:55
2022-03-12 10:39:50
2022-03-12 10:26:29
2022-03-11 17:18:57
2022-03-11 09:54:07
2022-03-11 14:26:32
2022-03-11 14:42:47
2022-03-11 14:32:28
2022-03-11 14:47:02
2022-03-11 10:10:04
2022-03-11 12:05:05
2022-03-11 08:37:29
2022-03-11 09: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