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8日,俄烏軍事沖突進入第13天,這場戰事將持續多久尚未可知,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其影響深遠。
當地時間3月7日,俄羅斯與烏克蘭政府間的第三次和平談判,在3個小時“不太順利”的對話后結束。從2月25日雙方首次進行和談接觸、但因談判地點分歧而破裂以來,和平努力已經中斷過四次。這一次,俄羅斯代表團團長、總統助理梅金斯基說,俄方希望雙方能簽署至少一項有關軍事或政治協商的協議,但烏方表示要把談判文件都帶回去研究,他希望下次雙方可以邁出“更實質性步伐”。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7日證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計劃在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的參與下,在本周于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外交論壇期間進行接觸。當天早些時候,塔斯社援引恰武什奧盧的話報道,俄烏外長可能會于3月10日在安塔利亞外交論壇間隙以三邊形式舉行會晤。
但無論是停火呼吁、“人道走廊”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強調的“三個基本要求”,所有能拿出來的解決方案,在2月24日俄烏全面沖突爆發前都已被提出過。沒有任何方案得到各方步調一致的同意。
在政治人物穿梭往還、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局部沖突演變為全面軍事沖突,有限度的軍事行動逐漸升級,歷史名城哈爾科夫的地標建筑被炮火摧毀,花園城市基輔中躲在地鐵站、防空洞或地下室的200萬市民即將陷入合圍。
缺少共識?缺乏互信?沒有默克爾式的“橋梁”人物?甚至是世界在回歸“從實力出發”的現實主義?人們提出種種觀點與假說,試圖去分析和研判當下和過去發生了什么,未來又將有何改變。
“這場戰爭可能會造成全球性的沖突惡性循環,所以當下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控制危機升級,然后再看看歐洲大陸的穩定和安全有什么解決方案。”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干事科爾圖諾夫說,“最終,當一切都結束的時候,人們還是會意識到,只有雙邊和多邊的對話交流,才能加強所有人的安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8日下午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舉行視頻峰會時表示,當前,烏克蘭局勢令人擔憂,中方對歐洲大陸重燃戰火深感痛惜。當務之急是避免緊張局勢升級,甚至失控。我們要共同支持俄烏和談,推動雙方維護談判勢頭,克服困難談下去,談出結果、談出和平。我們要呼吁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
莫斯科的目標
“有些人一開始把俄軍看成巨人,現在又把俄軍看成小矮人”。針對西方世界一些鼓吹烏軍“勝利”的言論,美國陸軍退役準將瑞安近日警告稱,戰場上處于絕對劣勢的依然是烏克蘭軍隊,“他們有兩種可能:被俄羅斯軍隊分割包圍,慢慢蠶食;或者能跳出被孤立和切割的狀態,進行一些‘閃擊行動’。當然,現在他們還有足夠的能力撤退。”
3月6日,隨著基輔東西兩側的俄軍集結兵力,攻占距城區僅20公里的安東諾夫機場等要地,烏克蘭軍隊收縮防線,開始準備基輔圍城戰。當晚,澤連斯基在基輔的總統府辦公桌后發表了 9 分鐘的演講,稱烏克蘭軍隊還在堅守陣地。他說,自己會留在基輔,“不怕任何人”。
基輔州議員多曼(化名)對《中國新聞周刊》稱,基輔當局已經在供水、食物、藥品等方面做好補給。他還表示,雖然已經遭受了10天的轟炸,但當前基輔城內“士氣很高”,因為直到3月7日,基輔西南方向乘火車或汽車離開的路徑一直暢通,所以“準備離開的人中,80%已經離開了”。
然而,軍事專家們警告稱,最殘酷的軍事沖突還沒有開始。在特別軍事行動初期,俄軍采取的作戰手段較為有限。俄國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24日全天俄軍空軍和導彈部隊僅摧毀80余處軍事設施。但到2月28日,俄軍空襲和導彈摧毀的烏軍軍事設施已突破1000處,3月7日,該數據已上升到2300余處。
2022-03-12 18:18:09
2022-03-12 18:48:26
2022-03-12 18:02:56
2022-03-12 18:12:10
2022-03-12 18:30:21
2022-03-12 17:55:20
2022-03-11 12:40:16
2022-03-11 12:46:38
2022-03-11 12:20:11
2022-03-11 11:58:49
2022-03-11 12:14:23
2022-03-11 11:14:18
2022-03-11 11:00:51
2022-03-11 11:23:45
2022-03-11 10:54:04
2022-03-11 10:25:26
2022-03-11 10:03:54
2022-03-11 09:42:22
2022-03-10 12:16:44
2022-03-10 11:52:55
2022-03-10 12:22:53
2022-03-10 12:09:45
2022-03-10 11:36:24
2022-03-10 10:47:35
2022-03-10 11: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