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這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以來的第五次總理記者會,也是李克強出任國務院總理以來的第十次總理記者會。
“感謝記者朋友們在中國兩會期間為報道所作的努力、付出的辛勞。因為疫情關系,我們繼續以視頻連線的方式開記者會。我愿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記者會從10點15分開始,到12點23分結束,持續了128分鐘,李克強共回答了13個問題。
其中7個問題來自于外國媒體,他們分別就中國經濟、烏克蘭局勢、減稅降費、疫情防控政策、中美關系等提問;2個問題分別來自鳳凰衛視和臺灣東森新媒體,就香港選舉及疫情,和臺灣問題提問;其余4個問題分別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中新社和《人民日報》。
這也是2020年疫情以來的三次總理記者會中,時間最長、回答問題最多的一次。
回應5.5%的經濟增長目標:分量更重
李克強回應的前三個問題,都是外國媒體提出的(美聯社、路透社和cnbc),涉及到中國經濟增速、烏克蘭局勢以及減稅降費的問題。
“我們制定宏觀政策是從中國國情實際出發的,沒有評價其他國家的意思。”李克強說。
他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說,今年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和挑戰。
2022-03-13 15:45:04
2022-03-13 12:06:18
2022-03-13 08:59:55
2022-03-13 12:25:19
2022-03-13 10:53:06
2022-03-13 11:54:11
2022-03-13 11:15:27
2022-03-12 10:14:44
2022-03-12 13:49:01
2022-03-12 13:58:02
2022-03-12 13:40:51
2022-03-12 13:31:31
2022-03-12 10:39:50
2022-03-12 10:06:55
2022-03-12 10:26:29
2022-03-11 17:18:57
2022-03-11 14:26:32
2022-03-11 09:54:07
2022-03-11 14:42:47
2022-03-11 14:32:28
2022-03-11 14:47:02
2022-03-11 08:37:29
2022-03-11 10:10:04
2022-03-11 12:05:05
2022-03-11 09:24:24